冬至大过年”“肥冬瘦年”
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谚语
广州人过冬至
许多家庭还会做汤圆、宰鸡杀鸭
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丰盛大餐
就算有的小伙伴“加入羊群”
暂时失去味觉嗅觉
也不能少了节日的仪式感!!
冬至你吃汤圆了吗?今天分类了吗?
汤圆进肚,包装进桶
广州人会在冬至吃汤圆
“圆”意味着“团圆”“圆满”
也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”之说
那你知道汤圆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吗?
汤圆当然是要吃掉啦!!但吃不完或者是变质的汤圆属于 厨余垃圾 ,我们在投放时应沥干水分;一次性塑料包装盒、袋是 其他垃圾 ;有些汤圆还会在塑料包装外再加一层纸质包装盒,没有污染的纸盒属于 可回收物 ,可以存起来卖钱,但如果纸盒被油水弄脏了,失去了回收价值,那就应该把它投放到 其他垃圾 收集容器中!
食补养冬,分类养身
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
到冬至气温骤降,万物敛藏
古人认为人应与万物同样
在冬天进行食补养冬以求休养生息
在广东,养身当然少不了煲汤啦
“抵抗力差?饮汤啦!”
“想要阳康?饮汤啦!”
任何食材在广东妈咪的手上
都能变成一煲养身靓汤
吃饱喝足后我们开始思考
汤料应该怎么扔?
煲汤当然少不了各种中药材啦,煲汤剩下的中药材含水量高且易腐,应将其投放至 厨余垃圾 收集容器;肉类骨头也要分清哦,像鸡骨头、排骨等小骨头,我们可以将其投放至 厨余垃圾 收集容器,但如猪筒骨等大且坚硬的骨头,我们要将其投放到 其他垃圾 收集容器;玉米也是煲汤常备食材,我们剥下来的玉米衣、吃剩的玉米棒,也都属于 其他垃圾 哦!
保暖全套,分类不乱套
广州的冬天开始对人“冻手冻脚”
暖宝宝、热水袋、“冷衫”“风褛”等等
各种保暖设备也暖到了广州人的心里!
取暖保暖用品的分类常识也该了解
在冬天,能够随时喝上一口热热的水
实在是太幸福了!!
你或许会选择换一个
保温效果更好的保温杯
那旧的保温杯属于什么垃圾呢?
保温杯通常由陶瓷或不锈钢制作而成,通过杯胆和杯身之间的真空层阻断热力的传递,废弃后其杯身材料可以再次循环利用,因此属于 可回收物 。
暖宝宝贴与热水袋也是
常备的驱寒保暖神器了!
那已经不发热的暖宝宝和
破了的热水袋都该怎么分?
暖宝宝贴的主要原料成分是碳粉、蛭石和铁粉等,其回收价值不大,属于 其他垃圾 ;常用的普通热水袋和电热水袋,一般以橡胶材质为主,属于 可回收物 ,可以通过专业的加工技术可以使之“变废为宝”。
保暖用品怎么少得了衣物
但去年的旧衣服已经配不上今年的你了
所以每年都会有不少的闲置旧衣被淘汰
那么这些旧衣应该怎么投放呢
织物属于可回收物,我们可以把闲置的衣物捐赠或挂在二手平台上;也可以把衣物直接放到 可回收物 收集容器或特定的旧衣回收箱内,让闲置衣服得到更好的利用。
部分衣物经过加工可变成布拖把、玩偶等,让它充分发挥自身的余热,为低碳环保生活助力。